民间借贷合同纠纷问题解析其他

找房产律师 2023-07-27 01:30
民间借贷是大众普遍关注并与大众生活最为贴近的法律问题,民事审判实践从最初的原告只要提供借据、提供汇款凭证到现在需要原被告双方到庭的一系列发展变化。

最高院也在总结不同经济发展阶段呈现的社会现象,如夫妻通过离婚逃避债务、夫妻一方与案外人举债加害另一方权益、虚假诉讼、高利转贷等问题背景下,最早于2015年颁布民间借贷司法解释,并分别于2020年8月、12月进行了二次修正,民间借款法律适用更趋于专业化,普通民众如仅停留在对民间借贷原始的认知上,自身的权益是很难得到有效的保护,本文就民间借贷相关最新法律法规的基础性问题予以抛砖引玉。

一、什么是民间借贷?

我国将借款合同分为与金融机构的借款合同和自然人间的借款合同。自然人间的借款合同,也就是我们俗称的民间借贷。

最高院民间借贷司法解释第一条对民间借贷进行界定,是指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及其相互之间进行资金融通的行为。经金融监管部门批准设立的从事贷款业务的金融机构及其分支机构,因发放贷款等相关金融业务引发的纠纷,不适用本规定。2020年11月,最高人民法院答复广东省最高院《关于新民间借贷司法解释适用范围问题的批复》,进一步明确七类地方金融组织属于经金融监管部门批准设立的金融机构,不属于民间借贷司法解释的适用范围。

显然,民间借贷仅指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借款行为,自然人与金融机构发生的借贷行为,不属于民间借贷关系,不适用民间借贷的相关法律规定。

二、如何写借款借据?

借款合同严格意义上要求采用书面形式,但是自然人之间的借款是可以采用除书面形式之外的其他形式,如口头方式,最高院民间借贷司法解释第九条罗列了自然人间无书面借款合同时,可视为借款合同成立的五种情形。在日常借贷过程中,借贷双方最好采用书面形式,明确借款的金额,留有出借的痕迹。

同时,当发生大额借款时,出借方应一并要求借款人及其配偶均在借条上签字,依据我们《民法典》规定,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超出家庭日常生活所需所负的债务,不属于夫妻共同债务,届时一旦出现债务人无法偿还而发生诉讼,若借条中只有夫妻一方签字,债权人将处于不利的诉讼地位。 三、出借时,可以在借款金额中提前扣除利息?

在生活中会发生出借方要求在借款本金中提前扣除利息的情况,我国法律已明确规定,借款的利息不得预先在本金中扣除。利息预先在本金中扣除的,应当按照实际借款数额返还借款并计算利息。即便双方约定可以在本金中预先扣除利息,也因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而无效。

四、在借款中约定,以物抵债合法?

自然人间发生借款金额较大的情形时,出借方为担保债权的实现,会要求借款人提供物保或人保,现实中也存在借贷双方签订借款合同时,一并签订以房屋作保的房屋买卖合同,一旦借款人到期偿还不了本金和利息时,出借方即要求履行房屋买卖合同。最高院民间借贷司法解释规定,借款到期后借款人不能还款,出借人请求履行买卖合同的,人民法院应当按照民间借贷法律关系审理,签署房屋买卖合同只是借款的担保方式,并非是当事人真实的意思表示。按照民间借贷法律关系审理作出的判决生效后,借款人不履行生效判决确定的金钱债务,出借人可以申请拍卖买卖合同标的物,以偿还债务。如若借款合同到期到,借款方未能按期还款,借贷双方达成一致合意以房屋买卖形式抵扣借款本金、利息,是得到法院的支持的。

上述的问题是民间借贷纠纷中较常见的问题,除此之外,民间借贷纠纷中利息的计算始点、计算标准以及新司法解释颁布后利息计算的法律溯及力问题,也是关注度较高的问题。当然,也不是每一份民间借贷的协议都是合法、有效,最高院民间借贷司法解释也罗列了六种民间借贷无效的情形,套取金融转贷的、职业放贷的、给违法犯罪提供借款的、违法公序良俗的等情形,因此,在简单的民间借贷关系中,也需要我们了解法律的规定,学法、懂法、用法以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延伸阅读
  • 买卖房屋合同要不要到公证处公证?

    买卖房屋合同本身不需要到公证处进行公证,因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百一十五条的规定,当事人之间订立的有关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不动产物权的合同,自合同成立时即生效。这意味着,只要合同满足法律

  • 女子买酒店9年未过户已患癌离世

    直到患癌离世,赵女士也没等到这场“酒店诉讼”的最终结果……赵女士是四川乐山商人,9年前以4600万元购买昆明一家酒店,并约定4个多月内完成房屋产权过户时再付尾款。她按合同约定首付了2200万元,后又追

  • 房屋转租合同有怎样的效力

    房屋转租合同有怎样的效力,合同的效力是指已经成立的合同在当事人之间产生的一定法律拘束力。,根据民法通则规定,民事法律行为应当具备下列条件,(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二)意思表示真实;,(

您身边的法律专家 快速匹配专业律师,
一对一解决您的法律问题,
已提供49958次咨询
0/500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