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样算消费欺诈法律顾问

昆明律师 2022-01-19 01:11

怎么样算消费欺诈

经营者在向消费者提供商品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欺诈消费者行为:

1.销售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的商品的;采取虚假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使销售的商品分量不足的;销售“处理品”、“残次品”、“等外品”等商品而谎称是正品的;

2.以虚假的“清仓价”、“甩卖价”、“最低价”、“优惠价”或者其他欺骗性价格表示销售商品的;

3.以虚假的商品说明、商品标准、实物样品等方式销售商品的;

4.不以自己的真实名称和标记销售商品的;

5.采取雇佣他人等方式进行欺骗性的销售诱导的;

6.作虚假的现场演示和说明的;

7.利用广播、电视、电影、报刊等大众传播媒介对商品作虚假宣传的;

8.骗取消费者预付款的;

9.利用邮购销售骗取价款而不提供或者不按照约定条件提供商品的;

10.以虚假的“有奖销售”、“还本销售”等方式销售商品的;以其他虚假或者不正当手段欺诈消费者的行为。

经营者在向消费者提供商品中,有下列情形之一,且不能证明自己确非欺骗、误导消费者而实施此种行为的,应当承担欺诈消费者行为的法律责任:销售失效、变质商品的;销售侵犯他人注册商标权的商品的;销售伪造产地、伪造或者冒用他人的企业名称或者姓名的商品的;销售伪造或者冒用他人商品特有的名称、包装、装潢的商品的;销售伪造或者冒用认证标志、名优标志等质量标志的商品的。

理论上,要认定一个行为是否是欺诈消费者的行为,应该符合下面三个条件:

一、销售者有欺诈的行为

二、消费者有受到损害

三、消费者有提出赔偿要求

相关法条依据:

《欺诈消费者行为处罚办法》1996年3月15日,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

第三条经营者在向消费者提供商品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欺诈消费者行为:

(一)销售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的商品的;

(二)采取虚假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使销售的商品份量不足的;

(三)销售“处理品”、“残次品”、“等外品”等商品而谎称是正品的;

(四)以虚假的“清仓价”、“甩卖价”、“最低价”、“优惠价”或者其他欺骗性价格表示销售商品的;

(五)以虚假的商品说明、商品标准、实物样品等方式销售商品的;

(六)不以自己的真实名称和标记销售商品的;

(七)采取雇佣他人等方式进行欺骗性的销售诱导的;

(八)作虚假的现场演示和说明的;

(九)利用广播、电视、电影、报刊等大众传播媒介对商品作虚假宣传的;

(十)骗取消费者预付款的;

(十一)利用邮购销售骗取价款而不提供或者不按照约定条件提供商品的;

(十二)以虚假的“有奖销售”、“还本销售”等方式销售商品的;

(十三)以其他虚假或者不正当手段欺诈消费者的行为。

第四条经营者在向消费者提供商品中,有下列情形之一,且不能证明自己确非欺骗、误导消费者而实施此种行为的,应当承担欺诈消费者行为的法律责任:

(一)销售失效、变质商品的;

(二)销售侵犯他人注册商标权的商品的;

(三)销售伪造产地、伪造或者冒用他人的企业名称或者姓名的商品的;

(四)销售伪造或者冒用他人商品特有的名称、包装、装潢的商品的;

(五)销售伪造或者冒用认证标志、名优标志等质量标志的商品的。

以上内容就是小编对“怎么样算消费欺诈”问题进行的解答,读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帮助,欢迎到律聊网进行法律咨询。

延伸阅读
  • 抽奖欺诈行为如何处罚

    一、抽奖欺诈行为如何处罚根据《欺诈消费者行为处罚办法》第三条规定,欺骗消费者行为有(一)销售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的商品的;(二)采取虚假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使销售的商品份量不足的;(三)销售“

  • 怎么判定被欺诈担保

    如何判定被欺诈担保新的《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生效,《担保法》及其相关解释有效时期为2020年12年31日止,届时与《民法典》相冲突的条款失效,由新的司法解释颁布替换。依据担保法的规定,欺诈担保

  • 债务人有欺诈债权人的行为破产重整是否无效

    债务人有欺诈债权人的行为破产重整是否无效重整制度的立法目的与破产清算将债务人的财产公平的分配给债权人的立法旨意不同,其更侧重于拯救身陷困境的债务人,实现企业再建。因此我们可以这样理解重整:重整,是指在

您身边的法律专家 快速匹配专业律师,
一对一解决您的法律问题,
已提供49958次咨询
0/500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