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欺诈与刑事诈骗有什么区别刑事案件

牡丹江律师 2022-05-02 19:25
时常收到民事欺诈与刑事诈骗的区别,实践中也存在以刑事干涉民事纠纷的情况。
在理论界,民事欺诈和刑事诈骗的区分也是一个难题。笔者认为,从目的和程度两个方面区分最为直观。
从目的上看,民事欺诈是为了获取利益,即为了赚取利润。刑事欺诈则是为了直接骗取财产。简言之,民事欺诈事件中,行为人履行了义务,目的是谋取一定的经济利益,而刑事诈骗则更是空手套白狼。
从程度上看,民事欺诈仅是导致交易对方陷入错误认识而开展交易。但是刑事诈骗则是使对方陷入错误对方而直接处分自己的财产但无所“对价”收益。具体而言,行为人都采取了隐瞒事实、虚构真相的行为,但是程度不同,而且民事欺诈的结果是促成了交易,但是刑事诈骗则直接侵占了对方财产而没有交易。
民事欺诈行为是可撤销或者属于无效的行为,但是刑事诈骗则上升到非常严重的程度,必须启动刑事程序追究行为人刑事责任的程度。
实践中,应当避免将民事欺诈行为上升至刑事诈骗的程度,也要避免发生刑事手段干扰经济纠纷的情况发生。比如不可以将一般的民事欺诈行为认定为构成骗取贷款罪、贷款诈骗罪以及合同诈骗罪、诈骗罪等刑事犯罪。
延伸阅读
  • 帅小伙被迫以恋爱名义网聊诈骗

    据央视新闻8月3日消息:近日,在外奔波了一个月寻找失联儿子的胡宗兵,终于回到了老家。第二天,他失联近两个月的儿子胡一啸也被警方送了回来。待情绪逐渐平复,父子俩也终于可以聊一聊,这两个月,胡一啸到底经历

  • 网购拒收却侵吞800多件赠品,北京一快递员获刑

    部分“羊毛党”采用“退主留赠”“买新退旧”“退款不退货”的方式虚假下单,以此“薅羊毛”,但相关行为有可能会触犯刑法。一名快递员网购电子产品后拒收商品,却留下800多件赠品,成本价高达38万余元。据北京

  • 女子卖劳力士收32万后银行卡被冻结

    本文转自【扬子晚报】;7月28日,家住江苏南京的徐女士向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求助称,今年7月8日,自己在某二手平台上出售了一块二手劳力士手表,交易价格为32万元。买家请来一位验表师现场查验并认可后,双

您身边的法律专家 快速匹配专业律师,
一对一解决您的法律问题,
已提供49958次咨询
0/500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