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协议中约定不配合探望违约金冲抵抚养费的条款,有效?婚姻家庭
2017年6月,车某与成某协议离婚。离婚协议约定:5岁儿子车某某随母亲成某生活;车某每月支付抚养费1200元,且车某每周六下午和周日上午不影响车某某学习生活的情况下可自由探望,如果成某不配合探望,则每违约一次扣除违约金100元冲抵抚养费。而后成某多次阻挠不配合探望,车某以违约为由,要求减少支付抚养费,对此,法院会支持吗?离婚协议中探望条款约定违约金冲抵抚养费是否有效?本案收录于最高人民法院主办的《人民法院报》2018年10月31日第07版,具体内容推送如下:
作者 | 顾忠勇 楚士将,江苏省阜宁县人民法院
来源 | 人民法院报2018年10月31日第07版
案情
2017年6月,车某与成某协议离婚。离婚协议约定:5岁儿子车某某随母亲成某生活;车某每月支付抚养费1200元;车某每周六下午和每周日上午在不影响车某某学习生活前提下可自由探望,如成某不配合探望,则每违约一次扣除违约金100元冲抵抚养费。后成某一直以各种理由搪塞拒绝配合探望,车某以成某违约而无法行使探望权为由,要求按约定减少抚养费。
分歧
本案的争议焦点是:离婚协议中探望条款约定违约金冲抵抚养费是否有效?该效力的认定事关未成年子女抚养费能否如期获得。
第一种意见认为,约定违约金是双方真实意思表示,符合私法自治原则,亦是不直接抚养未成年子女一方保障自身探望权、迫使对方积极履行探望约定的有效方式,且因探望权的高度人身性而无法强制执行,故应认定该约定有效。
第二种意见认为,不直接抚养子女一方给付抚养费是其法定义务,探望权受阻并非拒绝支付抚养费的法定理由,支付抚养费与探望子女之间没有必然联系,支付抚养费亦不可作为交易探望权的筹码,故该约定理当无效。
评析
笔者同意第二种意见,理由如下:
1.从探望权的法律属性看
婚姻法第三十八条规定:“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行使探望权利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议;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判决。父或母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的权利;中止的事由消失后,应当恢复探望的权利。”从文义解释看,探望权具有特殊的身份性,不同于普通的民事权利,探望权制度的设计初衷也是为保障未成年子女享有完整的亲权。探望权是法律赋予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一方的法定权利和基本义务,是离婚父母基于身份关系享有的派生权利,父母不得肆意约定、擅自处分探望权。
2.从违约金的适用范围看
抚养费是离婚后负有抚养义务的一方支付给未成年子女必要的生活、教育等基本费用,是离婚父母基于亲子关系应尽的义务。合同法第二条第二款规定:“婚姻、收养、监护等有关身份关系的协议,适用其他法律的规定。”由此可见,合同法将涉及身份关系的适用排除在外。同时,抚养费的权利主体是未成年子女而非抚养未成年子女的父或母,离婚父母任何一方均无权处分未成年子女依法享有的要求支付抚养费的权利,故诉争抚养费协议的约定不属于适用违约金的范围。
3.从意思表示是否一致看
民法总则第一百四十三条规定,意思表示真实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探望违约金的约定表面上意思表示一致,但从亲情角度分析,双方在签订离婚协议时均不愿放弃对子女的探望权,约定违约金也只是双方为达成离婚协议的权宜之计,否则明显地违背社会生活的基本准则和人伦道德。纵观本案,同意己方在不履行探望权即违约时对方不支付抚养费的内心真意与外在表示并不相符,意思与表示处于分离状态,故双方签订合同时的合意基础并不存在。
4.从拒付抚养费的法律救济看
婚姻法第四十八条规定:“对拒不执行有关抚养费、赡养费、财产分割、遗产继承、探望子女等判决或裁定的,由人民法院依法强制执行。有关个人和单位应负协助执行的责任。”可见,拒不支付抚养费属于法院强制执行范畴。因此,无论是否约定违约条款,在一方不主动按期支付、扣减法定或约定抚养费时,未成年子女均可以依据判决书、调解书、裁定书等生效法律文书申请强制执行抚养费,故即使探望权受阻也无权拒付或扣减抚养费。
此外,若允许随意约定违约金冲抵抚养费,还可能为离婚父母日后以抚养费为由头继续争夺抚养权留下隐患,导致现有抚养关系处于不稳定状态,使得未成年子女的生存、发展等合法权益无法得到有效保护,直接影响未成年子女的健康成长。
来源:网络
声明
本平台所推送内容除署名外均来自于网络,仅供学术探讨和信息共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女子离婚后再找男友,却被赌徒前夫当儿子面捅20多刀残忍杀害
摆脱赌徒前夫3年后,即将步入新生活的她却惨遭前夫杀害。“他简直就是恶魔!”8月13日,山东临沂的李先生向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说起姐姐的不幸,在电话中哽咽了。8月10日晚,李先生年仅34岁的姐姐李秋(化名
-
女子离婚后再找男友,却被赌徒前夫当儿子面捅20多刀残忍杀害;死者弟弟:姐姐曾卖房替凶手还赌债
摆脱赌徒前夫3年后,即将步入新生活的她却惨遭前夫杀害。“他简直就是恶魔!”8月13日,山东临沂的李先生向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说起姐姐的不幸,在电话中哽咽了。8月10日晚,李先生年仅34岁的姐姐李秋(化名
-
法院判决离婚是否需领离婚证
法院判决离婚后,不需要再领取离婚证。因为法院的离婚判决书已经是对婚姻关系是否解除的明确法律判断,这份判决书就是离婚的法律凭证。 无论是协议离婚还是诉讼离婚,只要法院作出了离婚判决,就意味着婚姻关系的
一对一解决您的法律问题,
已提供49958次咨询
- 继父留600万遗产 继女起诉获137万08-16
- 66岁老头与情人发生关系后猝死!家属起诉情人索赔55万08-15
- 女儿非要跟我发生关系怎么办08-12
- 和亲女儿做爱犯法吗?08-12
- 亲女儿成年且自愿的情况下每天和亲女儿做爱违法吗08-12
- 13岁和姐姐发生了关系,该怎么办?08-12
- 婚礼后同居近一年无夫妻之实,新郎起诉返还财产称新娘“不让碰”,女方被判返还18万元彩礼08-11
- 男子修行10年还俗 向女儿要赡养费08-10
- "婚内强奸案"将开庭 男方姐姐发声08-10
- 坐月子被逼发生关系 女子打死丈夫08-10
- 男子殴打妻子发生关系被告强奸08-10
- 男子转嫖娼对象138万原配追讨败诉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