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务人以离婚方式恶意转移财产逃避债务,法院判妻子承担债务婚姻家庭

温州律师 2021-12-22 19:20
导读:

  在债权人起诉支付货款的诉讼期间,作为债务人的丈夫与妻子协议离婚,并将丈夫名下的房产转移至妻子名下,企图以离婚方式恶意转移财产逃避债务,致使他人无法通过强制执行实现债权,最后债权人将债务人的妻子告上法庭,要求确认债务为夫妻共同债务,并要求妻子承担连带清偿责任。该院近日审结了该案,依法判决确认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欠货款147800元为夫妻共同债务,妻子对该笔债务承担连带清偿责任。

案情回顾:

  货款纠纷上诉期间债务人离婚转移财产

  湖南人孙某与五华人刘某素有生意往来。2012年12月以来孙某一直为刘某供应纸牌、合金膜等材料,而刘某陆续支付部分货款,后双方于2016年7月20日结算,刘某尚欠孙某货款147800元,但刘某一直未偿还。

  2016年9月1日,孙某向五华法院起诉刘某偿还货款147800元,法院依法作出判决确认刘某应偿还孙某货款147800元。后刘某不服判决,提起上诉,在上诉期间,即2016年10月17日与妻子曾某办理了离婚手续,并于二审期间将刘某名下的位于五华县水寨镇某小区的一套夫妻共同房产转移至曾某名下。后孙某向梅州市中院申请财产保全,但发现该房产已于2016年12月14日变更给曾某。该案经梅州市中院二审维持原判。孙某在申请执行时,法院执行部门认为不宜直接追加曾某为被执行人,于是孙某先于2017年1月向五华法院提出诉前财产保全申请,法院依法查封了曾某名下的争议房产。2017年2月13日,孙某到法院起诉曾某,要求确认刘某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欠孙某的货款147800元为夫妻共同债务,判决曾某承担连带清偿责任。庭审过程中,法院追加刘某为第三人参加诉讼。据悉,孙某与刘某未明确约定债务147800元属于个人债务。

庭审过程 :

一方称转移财产躲避债务

  孙某称,曾某与刘某虚假离婚恶意转移财产属于恶意躲避债务,依法属于无效行为,应予以撤销。

  曾某称,刘某的欠债是个人债务,我完全没有享受到债务所带来的利益,且两人分居多年,没有共同生活的支出,我一直是靠自己打工和子女的赡养生活。

  刘某称,此笔债务是我的个人债务,与前妻曾某无关。

  审理结果:有明显的转移财产的嫌疑

法院审理

  法院审理后认为,判断涉案债务是否为夫妻共同债务,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司法解释(二)》第二十四条的规定,即债权人就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一方以个人名义所负债务主张权利的,应当按夫妻共同债务处理,但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1、夫妻一方能够证明债权人与债务人明确约定为个人债务的;

  2、夫妻一方能够证明债权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财产约定归各自所有的。本案中,曾某无证据证明存在上述除外情形。

  一方面,就本案案情而言,曾某、刘某在孙某起诉刘某偿还货款时仍存在夫妻关系,在该案一审判决后双方才到民政局办理离婚手续,在二审期间才将涉案的夫妻共同财产转移至曾某名下,有明显的转移财产的嫌疑。

  另一方面,虽然该笔债务是刘某一方独自经营产生的债务,但利益是否归家庭共享,对此曾某并没有提供充分的证据来证实刘某经营所赚利益未归家庭共享及未用于夫妻共同生活。

  综上,法院依法判决确认刘某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欠孙某的货款147800元为夫妻共同债务,曾某对该笔债务承担连带清偿责任。

  转自 | 婚姻法实务

  来源 | 金羊网

声明

本平台所推送内容除署名外均来自于网络,仅供学术探讨和信息共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延伸阅读
  • 法院判决离婚是否需领离婚证

    法院判决离婚后,不需要再领取离婚证。因为法院的离婚判决书已经是对婚姻关系是否解除的明确法律判断,这份判决书就是离婚的法律凭证。  无论是协议离婚还是诉讼离婚,只要法院作出了离婚判决,就意味着婚姻关系的

  • 法院起诉离婚去哪拿离婚证

    法院起诉离婚后是不需要去特定地点领取离婚证的。起诉离婚是通过法院的调解和判决来完成的法律程序。当法院作出离婚判决后,这份判决书就是离婚的法律文书,等同于离婚证,具有法律效力。因此,碳链提醒,通过法院起

  • 二个人都同意离婚当天就给证吗?

    双方都同意离婚的不可以立即领取离婚证,只要双方对离婚本身、子女抚养权的归属以及财产分割协商一致,并签订了书面的离婚协议书。法律快车提醒,双方带好结婚证、身份证等其他有关证件,本人亲自到原登记结婚的婚姻

您身边的法律专家 快速匹配专业律师,
一对一解决您的法律问题,
已提供49958次咨询
0/500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