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共同债务会不会因离婚而免除婚姻家庭
案情概述:
高某欠刘某5万元工程款,该欠款系高某(男方)与李某(女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欠,并由高某出具欠条给刘某。一年中刘某多次向高某催讨,但高某就是赖着不还。2004年3月,刘某又找到高家,高妻李某说自己已与高离婚,要钱直接去找高本人;刘某找到高某,而此时高某却出示一份离婚判决书,说法院已将该债务判给了女方,自己已无义务还此债务。刘某无奈,于2004年5月将高某与李某原夫妻二人起诉到了法院。人民法院经审理,判决高某与李某连带清偿所欠刘某的款项。
专家释法:
本案涉及正确解决离婚案件当事人与案外债权人之间的矛盾,保护债权人的合法权益问题。其关键是如何认定人民法院生效裁判文书对共同债务的分割效力问题。
首先,我们来分析该案债务的性质问题。该债务系刘某为高某干工程所形成,工程款欠据也系由高某以其个人名义向刘某出具,该债务形成的期间为高某与李某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处理财产分割问题的若干具体意见》第二条中规定:“夫妻一方或双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从事承包、租赁等生产、经营活动的收益”,“为夫妻共同财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 若干问题的意见》第四十三条明确规定:“在夫妻关系存续期间,一方从事个体经营或者承包经营的,其收入为夫妻共有财产,债务亦应以夫妻共有财产清偿。”可见,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无论是一方或双方的经营收入,都归夫妻共有,从事经营所欠的债务,也理应为共同债务,故本案债务系夫妻共同债务。
其次,我们来分析一下法院生效判决书对夫妻共同债务的分割产生的效力问题。人民法院生效的法律文书中对债务的负担问题作出的处理,具有不可逆转性,由于离婚案件的当事人,只能是夫妻双方,债权人不是诉讼主体,所以这一处理是在债权人不参与的情况下做出的,无疑是只对原夫妻双方之间产生约束力,对债权人来说不具有对抗效力。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二十四条规定:“债权人就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一方以个人名义所负债务主张权利的,应当按夫妻共同债务处理。但夫妻一方能够证明债权人与债务人明确约定为个人债务,或者能够证明属于婚姻法第十九条第三款规定情形的除外。”第二十五条第一款规定:“当事人的离婚协议或者人民法院的判决书、裁定书、调解属已经对夫妻财产分割问题做出处理的,债权人仍有权就夫妻共同债务向男女双方主张权利。”此处的财产从广义上来说也应包括债务。
所以,夫妻对共同债务都负有连带清偿责任,对该债务的分割,如不经债权人同意,夫妻共同债务不因离婚而免除,债务人之间无权自行改变其性质,债权人仍然有权就原夫妻所负共同债务向原夫妻双方或者其中任何一方要求偿还。
当然,李某在清偿了刘某的欠款后可向高某提出追索请求。《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二十五条第二款规定:“一方就共同债务承担连带清偿责任后,基于离婚协议或者人民法院的法律文书向另一方主张追偿的,人民法院应当支持。”
法律以及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对离婚债务承担的相关规定,对真正的债权人来说是具有很好的保护意义的,极大的体现出了民法的公平原则,在审判实践中其具有很强的操作性。
-
法院判决离婚是否需领离婚证
法院判决离婚后,不需要再领取离婚证。因为法院的离婚判决书已经是对婚姻关系是否解除的明确法律判断,这份判决书就是离婚的法律凭证。 无论是协议离婚还是诉讼离婚,只要法院作出了离婚判决,就意味着婚姻关系的
-
法院起诉离婚去哪拿离婚证
法院起诉离婚后是不需要去特定地点领取离婚证的。起诉离婚是通过法院的调解和判决来完成的法律程序。当法院作出离婚判决后,这份判决书就是离婚的法律文书,等同于离婚证,具有法律效力。因此,碳链提醒,通过法院起
-
二个人都同意离婚当天就给证吗?
双方都同意离婚的不可以立即领取离婚证,只要双方对离婚本身、子女抚养权的归属以及财产分割协商一致,并签订了书面的离婚协议书。法律快车提醒,双方带好结婚证、身份证等其他有关证件,本人亲自到原登记结婚的婚姻
一对一解决您的法律问题,
已提供49958次咨询
- 女子遭老板性侵隔壁房客录下证据08-08
- 女子疑被男友施暴后从25楼跳下身亡08-08
- 男子被控强奸朋友的女友 获改判无罪08-08
- 妈妈让女儿辞职照顾自己补偿490万08-08
- 20岁女子遭已婚男友纠缠跳楼身亡08-04
- 已婚女与年轻男子“禁忌之爱”,欲抽身时被掐住咽喉!上海警方出手08-04
- 男子与他人合谋侵犯前女友,故意不锁房门还对求救置之不理08-04
- 私生子分18亿美元!娃哈哈遗产争夺首战打响 宗馥莉输了:律师释疑08-01
- 宗馥莉首战败诉 代理律师曾为周星驰胜利“守住”资产08-01
- 国家育儿补贴方案公布!3周岁前每娃每年3600元07-29
- 微信记录作为证据的法律要求07-29
- 离婚诉讼中法院如何调取证据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