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大力治理“仿冒”账号:12万个账号被驳回、处理互联网纠纷

快科技 2024-12-16 16:40

微信宣布,公众平台对仿冒官方机构、新闻媒体、行政区域及职业资质的行为展开了持续且深入的治理行动。

此举是为了进一步打造绿色、健康的网络环境,保障平台的内容生态和用户体验。

根据官方数据,自7月26日治理行动开展以来,共驳回违规命名申请约115632个,处理有相关违规行为的微信公众账号5472个。

典型案例如下:

一、假冒仿冒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

二、假冒仿冒新闻媒体组织

三、违规使用行政区域名称

四、无资质使用职业名称

微信呼吁,请广大创作者自觉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平台运营规范,合理、合规使用账号。

为避免引发公众误解,无资质认证帐号的资料应谨慎使用相关用词。

1、具有新闻属性的名称。如:新闻、报道、热线、资讯、快讯、频道、栏目、访谈、时事、法讯、周刊、卫视、联播等。

2、关联党政军机构的名称。如:政法、统战、军政、发改委、社科院、统计局、卫健委等。

3、涉教育、司法、医疗卫生等专业领域的名称。如:律师、医生、记者、主持人等。

延伸阅读
  • 微信记录作为证据的法律要求

    微信聊天记录作为证据使用时,需要满足一定的法律要求:1.微信聊天记录必须能够明确借贷双方(或离婚双方)的真实身份,这是确保证据关联性的基础。2.聊天记录的内容必须能够完整表达双方的意思表示,即能够清晰

  • 法院起诉离婚会查微信聊天记录吗

    在法院起诉离婚的过程中,法院一般不会主动去调取微信聊天记录。这是因为离婚案件属于民事案件范畴,而法院在办理刑事案件时才会基于侦查需要主动调取证据。1.对于民事案件,法院遵循“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即原

  • 女子下班后微信工作获赔9万加班费 下班后微信干活也算加班

    7月28日消息,李女士于2021年入职某公司担任高管,合同约定标准工时制。工作期间,她常在下班后、周末及法定节假日通过微信处理工作,包括回复指令、修改方案等实质性任务,且频率高持续时间长(2021-2

您身边的法律专家 快速匹配专业律师,
一对一解决您的法律问题,
已提供49958次咨询
0/500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