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商卖假货消费者如何维权环境保护
微商卖假货消费者如何维权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八条规定,消费者享受知情权,朋友圈购物时,消费者依然可以照此要求经营者提供商品的价格、产地、生产者、用途、性能、规格、等级、主要成份、生产日期、有效期限、检验合格证明、使用方法说明书、售后服务等,以便自己更好选购商品,如果经营者不能提供前述信息,则消费者应当谨慎注意。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一条规定,经营者应当标明其真实名称和标记,而朋友圈的微商大多使用的是昵称,交易过程中也不易获悉其真实名称,造成消费者在购买假货后很难维权。对此,消费者在购买商品前,应当要求朋友圈经营者提供真实姓名、住所、身份证号码、个体工商户字号及经营场所,并保存照片信息,以防经营者出售商品后就人间蒸发。
很多消费者没有向经营者索要发票等购货凭证或者服务单据的习惯,朋友圈购物时,此种现象更是普遍。购货凭证和服务单据,是消费者证明自身与经营者之间存在买卖或服务关系的直接证据,否则朋友圈购物是通过微信聊天方式进行商谈,再运用快递物流方式进行发货,一旦聊天记录被删除,加之商品又不是特定的种类物,很难找到与经营者之间存在买卖或服务关系的证据,假如经营者不予认可,则消费者也束手无策。为此,朋友圈购物时,消费者依然应当要求出售商品的经营者,提供发票等购货凭证,并妥善保管。
消费者应当尽到谨慎付款的义务。朋友圈购物,双方协商一致,消费者多愿意通过微信红包、微信转账的方式进行付款,而此种付款方式,并不能明确收款主体,也不能表明付款用途。对此,消费者付款时最好可以要求经营者提供银行账户或者实名认证的支付宝账户,以便清晰知悉资金的流向,同时,付款时应当备注资金用途,以加强资金与购物商品之间的关联。另外,付款之后,应当及时将微信聊天记录、付款记录、付款凭证等截图保存。
信用评价作为电子商户生存之本,备受重视,同样,朋友圈的经营者也是一样。为此,假如消费者在朋友圈购买了假货,除了要求经营者退货赔偿外,还应当在朋友圈中及时进行评论,让其他人员可以了解该名经营者的信用状况,以信用评价的方式逼迫不良者退出市场。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五条规定,消费者享受七日无理由退货的权利。因此,消费者在收到商品时,应当第一时间观察商品是否存在瑕疵或缺陷,并及时进行使用,以发现是否存在假冒伪劣现象,防止拖延造成七日无理由脱货权利的丧失。当然,消费者除了以上自力救济维护自身权利外,还可以向政府相关主管部门、消费者协会或消费者组织进行投诉,或者向人民法院进行诉讼。
维权的历史发展
维权是中国2000年代产生出的特有新词,而西方学者要到2000年代中期才注意到此新词所代表的社会及文化意义;而在历史发展上,“维权”一词渐渐比其他的类似词汇如“护权”及“维护权利”更常被使用,在2000年左右从缩略词变成一个新词。根据一项研究,维权一词在1992年以前完全没有出现过在《人民日报》,而后在时间上和和谐社会一词有类似的起落。在2004年至2006年间,当中国政府提倡消费者保护运动的“维权日”受到大量使用,然而在2006年后,维权一词一方面扩散到更多在消费者保护之外的其他领域,一方面总体的使用频率也逐年减少。
维权一词于2000年代中期后较少被政策提及的可能原因,当时刚建立的胡-温体制开始采用较为民粹的施政策略,而使维权一词从原来较具正面或中立的意涵被重新框架为较具负面的字眼。
面推进,职高学生在机械基础的愉悦学习、创新学习中发挥着日益巨大的作用,这要求学生不仅要具备更多的技能,更要具备独立接受新信息、处理新信息的创新能力以上就是律聊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相关资料。如果您需要法律方面的帮助,欢迎在进行法律咨询。
-
不知情帮人卸货是假货怎么办
首先需明确,不知情帮人卸假货,若主观上无故意或重大过失,一般不构成相关犯罪。 在民事方面,若能证明自己不知情,通常无需承担因销售假货等产生的民事赔偿责任。 但需注意,若后续得知货物是假货仍继续参与相关
-
上海一顾客在淘宝百亿补贴买到假麦片,当事人:要求假一赔十
近日,上海。顾客王女士告诉《正在新闻》,今年4月在淘宝百亿补贴频道购买了一袋700克的卡乐比水果麦片,但商品外观与以往购买的卡乐比麦片相比并不一致,因此王女士怀疑买到了假货。经咨询,卡乐比旗舰店客服告
-
出售假货是否属于诈骗罪的立案标准
一、出售假货是否属于诈骗罪的立案标准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出售假货并不属诈骗罪的立案标准,出售假货构成的是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销售伪劣产品销售金额五万元以上的构成犯罪。二、相关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
一对一解决您的法律问题,
已提供49958次咨询
- 继父留600万遗产 继女起诉获137万08-16
- 66岁老头与情人发生关系后猝死!家属起诉情人索赔55万08-15
- 女儿非要跟我发生关系怎么办08-12
- 和亲女儿做爱犯法吗?08-12
- 亲女儿成年且自愿的情况下每天和亲女儿做爱违法吗08-12
- 13岁和姐姐发生了关系,该怎么办?08-12
- 婚礼后同居近一年无夫妻之实,新郎起诉返还财产称新娘“不让碰”,女方被判返还18万元彩礼08-11
- 男子修行10年还俗 向女儿要赡养费08-10
- "婚内强奸案"将开庭 男方姐姐发声08-10
- 坐月子被逼发生关系 女子打死丈夫08-10
- 男子殴打妻子发生关系被告强奸08-10
- 男子转嫖娼对象138万原配追讨败诉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