诈骗不胜防丨警惕这4种骗术!老年人最容易把持不住法律顾问

成都律师 2021-12-25 13:50
一些骗子却利用老年人情感上的脆弱、孤独,利用他们发财致富的心理,推出各种针对老年人特点的诈骗话术和陷阱。

电话诈骗、网络诈骗、保健品诈骗、非法集资诈骗,形式可谓五花八门,趁这个重要日子,来跟大家讲讲老年人该如何防诈骗?

一、理财、非法集资诈骗

由于老年人都有一定的积蓄,又怕退休后坐吃山空。一些不法分子便利用他们的这种心态,通过各种社交工具发布投资理财信息,冒充理财导师拉人进入社交应用群,以高额理财收益为名骗取受害人投资,最终,投资金额全部都进入了不法分子的腰包。

二、养生保健品诈骗

在各类网络诈骗事件中,保健品诈骗也是最为严重的。据四川主题展上提供的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6月,50岁以上王敏占比为28%,比2020年6月增长5.2%。年龄越大,保健品诈骗的分布比例越高。

对于养生保健品,老年人尤为关注,诈骗分子一般会打着免费送鸡蛋、水果、小家电的幌子,租用专门场地向老年人宣传保健产品、治疗药品,夸大产品功效诱导老年人购买,从而实施诈骗。

三、温情诈骗

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加重,诈骗分子专门以空巢老人为目标,假装和老人谈朋友,通过陪伴获取他们的信任,实则掩盖诈骗犯罪的目的。老人不要轻易相信外人的话,警惕陌生人突如其来的好意。作为子女,也要经常关心老人的生活状况和心理状态,不要给骗子打亲情牌的机会。 四、荣誉诈骗

诈骗分子通过发信息、打电话等方式,以各种获得特殊会员、各种荣誉、中奖等为幌子,让老年人相信自己就是那个幸运儿并转账汇款。在实践中,很多老人都对此深信不疑,即使民警耐心劝阻,也仍有部分老人抱着想要转账的想法。

为什么老年人特别容易被骗子盯上?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他们对理财投资专业知识掌握不足,出于对高新科技、贵重奢侈品等事务的不了解和盲目信任,当有理财年收益在8%以上,甚至超过24%时,一些老年人处出于对高额利益回报的贪念,很容易陷入高利陷阱。

面对层出不穷的诈骗手段,建议大家定期给家中老人科普各种诈骗陷阱,提高他们的防骗意识,让不法分子没有可乘之机。

延伸阅读
  • 女子卖房救重病男友,发现他没病还已婚有娃

    江苏的小丽几年前网上认识了男子王某,两人见面后确定恋爱关系。一段时间后,王某谎称患脑瘤需大额医药费,还假意提分手不拖累小丽,小丽拒绝并想方设法筹钱给他治病。期间,王某用微信小号假冒主治医生催款,小丽积

  • 6名医务人员伪造病历50份骗保20万

    9月14日,国家医保局网站公布第一批各地医保部门落实定点医药机构相关人员医保支付资格管理制度典型案例。其中包括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巴林左旗济仁中医医院欺诈骗保案例。通报称,2025年3月,内蒙古自治区赤

  • 起底应聘高薪司机变贷款买车内幕

    “招聘专线司机,月入8000-12000。”今年2月,江西宜春市民谢先生看到这样的招聘后,专程跑到长沙逸路发运新能源有限公司面试。面试通过并工作几个月后,谢先生发现,公司承诺的高薪难以实现,且公司“提

您身边的法律专家 快速匹配专业律师,
一对一解决您的法律问题,
已提供49958次咨询
0/500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