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审判财产刑执行法律法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财产刑执行问题的若干规定的答疑)刑事案件

沈阳律师 2021-12-13 13:50

1.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财产刑执行问题的若干规定的答疑

财产刑执行将有章可循 ??最高法研究室负责人就《关于财产刑执行问题的若干规定》答记者问 最高人民法院今年3月20日公布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财产刑执行问题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规定》自6月1日起施行。

记者日前就相关问题采访了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负责人。 财产刑统一由第一审人民法院执行局负责执行 问:新《规定》对财产执行主体作出了哪些规定?人民法院落实新《规定》应注意哪些问题?答:《规定》出台之前,财产刑执行的部门规定不明确,各地法院财产刑执行的做法很不统一,分别存在执行局执行、刑事审判庭执行、法警队执行以及上述各部门混合执行等情况。

这种多头执行影响了财产刑执行的规范性和有效性。《规定》首次明确了财产刑执行的机构,改变了以往财产刑执行机构不统一的局面。

一是明确了财产刑执行的法院级别,规定财产刑由第一审人民法院执行;二是改变了以往多头执行、做法不统一的局面,明确了财产刑的执行机构,统一由人民法院的执行局负责执行;三是明确了被执行的财产在异地的,第一审人民法院可以委托财产所在地的同级人民法院代为执行。《规定》将财产刑执行交由执行局统一负责,主要是基于以下考虑:第一,符合审执分离原则,审判权与执行权由不同的职能部门行使,使审判权与执行权明确分离,可以实现司法职权的科学优化配置。

第二,有利于发挥执行局的专业优势和执行力量,更好地处理财产刑执行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妥善处理各类矛盾。第三,有利于执行资源的优化组合,提高财产刑执行效率,节约司法成本。

第四,有利于财产刑执行工作的规范化,维护司法权威。当然,财产刑统一由执行机构执行,会给人民法院执行机构带来工作压力,在一定意义上可能加剧“执行难”。

对此,最高人民法院要求,司法解释实施以后,各级人民法院要按照《规定》的精神,注意加大对执行机构的人财物保障力度,尽快将财产刑执行纳入执行机构。一时不能由执行机构统一执行的,也要列出时间表,以贯彻落实司法解释的规定。

对没收财产的执行,人民法院应当立即执行 问:《规定》在规范财产刑执行程序上作了哪些要求?对财产刑是否规定了执行期限?《规定》在规范财产刑执行程序上坚持的原则是什么?答:《规定》出台之前,法律和司法解释对财产刑执行程序规定不明确,《规定》把规范财产刑执行的程序作为一项重点内容:一是对财产刑执行的期限进行了规范。如规定对没收财产的执行,人民法院应当立即执行;又如规定被执行人向执行法院申请减少或者免除的,执行法院应当在收到申请后一个月内依法作出裁定。

二是对人民法院的执行措施、内部机构的工作衔接等进行了规范。如第一审人民法院对有关财产刑执行的法律文书应当先进行立案,然后进入执行程序。

又如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对被执行人的财产状况进行调查,并可采取查封、扣押、冻结等强制执行措施。《规定》在规范财产刑执行程序上坚持了以下原则:一是有利于依法规范执行活动的原则。

《规定》关于财产刑执行程序的规定,对于完善财产刑执行制度,规范财产刑执行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二是有利于提高执行效率的原则。

《规定》对财产刑执行期限的规定,对执行工作衔接、工作措施等的规定,将有效地理顺财产刑执行的工作流程,合理划分法院各部门的职责分配,有利于提高财产刑执行的工作效率。人民法院办理财产刑执行案件,可参照适用民事执行规定 问:财产刑的执行是否可以适用民诉法的规定?是否可以参照民事执行的有关规定?法院在执行财产刑时,若案外人对被执行财产提出权属异议时,法院应当如何处理?答:由于我国尚未出台专门规范财产刑执行的具体立法规定,对于刑事诉讼中的财产刑执行法律适用问题,实践中一直不够明确,存在一定的争议。

《规定》起草过程中,就刑事执行裁定可否援引民事诉讼法的规定,也存在意见分歧。考虑到财产刑执行所需要采取的很多执行措施和执行手段,以及财产刑执行中遇到的家庭财产分割等问题,都类似于民事判决、裁定以及刑事判决、裁定中财产部分的执行,因此,《规定》明确规定了财产刑执行可适用的法律依据,规定人民法院办理财产刑执行案件,可以参照适用民事执行的有关规定。

并规定对于执行财产刑时,案外人对被执行财产提出权属异议的,人民法院应当审查并参照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处理。《规定》首次明确财产刑执行可参照适用民事诉讼的有关规定,解决了司法实践中长期存在的财产刑执行法律依据不明确的困扰,有利于保障财产刑执行工作的顺利进行。

执行财产刑时,应先履行对被害人的民事赔偿责任 问:财产刑的被执行人员负有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赔偿责任和其他负债时,如何处理?第三人的正当债权怎样保护?被告人财产不足以同时支付罚金刑和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赔偿,或不足以同时支付罚金刑和第三人正当债权时,执行如何进行?答:犯罪人承担的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赔偿、第三人正当债权是财产刑执行中遇到的一个难题。有的案件被告人财产不足以同时支付罚金刑和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赔偿,或者不足以同时支付罚金。

2.如何规范刑事案件财产部分的执行

刑事判决中的财产部分,是指刑事生效裁判书中有关在案扣押款、物的处理,对罪犯判处的罚金刑,没收财产刑和对罪犯的非法所得予以追缴等内容。其中,在案扣押款、物的处理,由于生效判决书中已有明确、详细的表述,实践当中只要严格按照生效判决书去执行,一般不存在难以执行的问题。关键是在对罪犯判处的罚金刑、没收财产刑和对罪犯的非法所得予以追加的执行中,存在着执行程序如何规范以及执行难的问题。

在罚金刑的执行实践当中,对于主观恶性小,罪行较轻的罪犯,只单处罚金的执行比较容易,一般罪犯都能缴纳。但对于一些主观恶性深,且犯罪时就属于无业人员,靠犯罪所得苟且偷生的,如并处罚金刑,执行起来就有一定的难度。

罪犯要服刑,生效判决确定的缴纳罚金的日期一般都是在罪犯刑满释放后的一定期限内。于是就产生了这样的问题,这类刑事案件应在判决生效后移送执行还是在法定缴纳罚金期限届满后移送执行?如在法定缴纳罚金期限届满后移送,应由哪个部门移送?判处罚金刑案件的移送和执行又由谁来监督?这些都是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如判决生效后移送,就存在刑事案件执行是否可以中止的问题,而且刑事案件执行可以中止并没有法律依据。如果放松对罚金刑的执行,就会造成判处罚金刑是空判的结局,影响了生效法律文书的严肃性,更让罪犯在经济上钻了空子,起不到从经济上予以制裁的作用。没收财产刑也存在同样的问题。

在判决继续追缴罪犯非法所得的执行,还存在审执脱节的问题。如在赃款的去向问题上,审判人员对此情况比较了解,且通过阅卷掌握了部分证据,但在移送执行时却很少向执行部门提供相关的说明和证据,使追缴工作难度很大。在不了解具体案情的情况下,只能执行罪犯的个人财产。这又走入了与执行罚金刑和没收财产刑相同的困境,因为罪犯的个人财产是有现的,且审判和执行前都对其财产采取任何扣押、查封措施,造成其个人财产隐匿、流失。

笔者认为,针对当前执行工作中重民轻刑的现象,有必要加大刑事案件中财产刑的执行力度,建立健全一些相应的制度,才能切实提高罚金刑、没收财产刑和追缴的执结率。

为加大财产刑和追缴的执行力度,一是要完善罚金刑执行的立案制度。按罪犯判处的主刑刑期分类立案,移送执行时罪犯已77释放的,由执行人员按生效法律文书执行罚金刑;罪犯没有释放的中止执行后,按释放日期由执行部门内勤统一存放,并与劳改场所保持联系,以了解罪犯减刑、假释的情况,及时恢复执行财产刑。对于判处死刑、无期徒刑的罪犯,只能在判决生效后,执行其现有的财产。

二是要建立财产保全制度。在案件侦查阶段,侦查人员应对可能判处财产刑的犯罪嫌疑人的个人财产进行调查,记录在案,并开列清单。有可能的话,将其个人的财产暂行扣押,防止其或其他人员利用各种手段将财产转移、隐匿。对犯罪嫌疑人的个人的财产状况及扣押款、物,在移送执行时应一并移送执行人员。

三是要发挥全社会综合治理的优势。首先,要建立个人信用和财产申报制度,实行金融实名制,现在个人储蓄已经实行了实名制,但是要做到杜绝利用储蓄洗钱和把犯罪所得存入银行,还要尽量减少现金的流通,增加个人收入的透明度。其次,委托罪犯户口所在地的派出所执行罚金行和没收财产刑,直接上缴国库。但此种方法还有待于立法上的完善。罪犯户籍所在地的派出所最了解罪犯释放后的情况,同时还有当地居(村)委会的配合和支持。罪犯释放后,应到原户籍所在地派出所办理户籍登记手续,所以最先知道罪犯被释放的应是当地派出所,由罪犯户籍所在地派出所执行财产刑更经济、更及时、更有效。

四是要建立财产执行的监督机制。刑事法律文书生效后,应立即将相关的财产刑的执行的材料移送执行。对刑事生效判决中财产刑的执行,除人民检察院行使监督权外,负责执行的人民法院及上级人民法院应定期对刑事案件卷宗进行检查,如果发现未移送执行的,应以错案对待,以减少判处财产刑实际上成为空判的现象。

五是完善刑事案件执行的立法。增加让被执行人服劳役的执行方法,使那些身体好但暂时无财产可供执行的人以在一定场所服劳役的方式偿还,使法律的严肃性得以体现,使国家与当事人的合法财产免受损失。 (作者单位:江西鄱阳法院)

3.如何规范刑事案件财产部分的执行

刑事判决中的财产部分,是指刑事生效裁判书中有关在案扣押款、物的处理,对罪犯判处的罚金刑,没收财产刑和对罪犯的非法所得予以追缴等内容。

其中,在案扣押款、物的处理,由于生效判决书中已有明确、详细的表述,实践当中只要严格按照生效判决书去执行,一般不存在难以执行的问题。关键是在对罪犯判处的罚金刑、没收财产刑和对罪犯的非法所得予以追加的执行中,存在着执行程序如何规范以及执行难的问题。

在罚金刑的执行实践当中,对于主观恶性小,罪行较轻的罪犯,只单处罚金的执行比较容易,一般罪犯都能缴纳。但对于一些主观恶性深,且犯罪时就属于无业人员,靠犯罪所得苟且偷生的,如并处罚金刑,执行起来就有一定的难度。

罪犯要服刑,生效判决确定的缴纳罚金的日期一般都是在罪犯刑满释放后的一定期限内。于是就产生了这样的问题,这类刑事案件应在判决生效后移送执行还是在法定缴纳罚金期限届满后移送执行?如在法定缴纳罚金期限届满后移送,应由哪个部门移送?判处罚金刑案件的移送和执行又由谁来监督?这些都是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如判决生效后移送,就存在刑事案件执行是否可以中止的问题,而且刑事案件执行可以中止并没有法律依据。如果放松对罚金刑的执行,就会造成判处罚金刑是空判的结局,影响了生效法律文书的严肃性,更让罪犯在经济上钻了空子,起不到从经济上予以制裁的作用。

没收财产刑也存在同样的问题。 在判决继续追缴罪犯非法所得的执行,还存在审执脱节的问题。

如在赃款的去向问题上,审判人员对此情况比较了解,且通过阅卷掌握了部分证据,但在移送执行时却很少向执行部门提供相关的说明和证据,使追缴工作难度很大。在不了解具体案情的情况下,只能执行罪犯的个人财产。

这又走入了与执行罚金刑和没收财产刑相同的困境,因为罪犯的个人财产是有现的,且审判和执行前都对其财产采取任何扣押、查封措施,造成其个人财产隐匿、流失。 笔者认为,针对当前执行工作中重民轻刑的现象,有必要加大刑事案件中财产刑的执行力度,建立健全一些相应的制度,才能切实提高罚金刑、没收财产刑和追缴的执结率。

为加大财产刑和追缴的执行力度,一是要完善罚金刑执行的立案制度。按罪犯判处的主刑刑期分类立案,移送执行时罪犯已77释放的,由执行人员按生效法律文书执行罚金刑;罪犯没有释放的中止执行后,按释放日期由执行部门内勤统一存放,并与劳改场所保持联系,以了解罪犯减刑、假释的情况,及时恢复执行财产刑。

对于判处死刑、无期徒刑的罪犯,只能在判决生效后,执行其现有的财产。 二是要建立财产保全制度。

在案件侦查阶段,侦查人员应对可能判处财产刑的犯罪嫌疑人的个人财产进行调查,记录在案,并开列清单。有可能的话,将其个人的财产暂行扣押,防止其或其他人员利用各种手段将财产转移、隐匿。

对犯罪嫌疑人的个人的财产状况及扣押款、物,在移送执行时应一并移送执行人员。 三是要发挥全社会综合治理的优势。

首先,要建立个人信用和财产申报制度,实行金融实名制,现在个人储蓄已经实行了实名制,但是要做到杜绝利用储蓄洗钱和把犯罪所得存入银行,还要尽量减少现金的流通,增加个人收入的透明度。其次,委托罪犯户口所在地的派出所执行罚金行和没收财产刑,直接上缴国库。

但此种方法还有待于立法上的完善。罪犯户籍所在地的派出所最了解罪犯释放后的情况,同时还有当地居(村)委会的配合和支持。

罪犯释放后,应到原户籍所在地派出所办理户籍登记手续,所以最先知道罪犯被释放的应是当地派出所,由罪犯户籍所在地派出所执行财产刑更经济、更及时、更有效。 四是要建立财产执行的监督机制。

刑事法律文书生效后,应立即将相关的财产刑的执行的材料移送执行。对刑事生效判决中财产刑的执行,除人民检察院行使监督权外,负责执行的人民法院及上级人民法院应定期对刑事案件卷宗进行检查,如果发现未移送执行的,应以错案对待,以减少判处财产刑实际上成为空判的现象。

五是完善刑事案件执行的立法。增加让被执行人服劳役的执行方法,使那些身体好但暂时无财产可供执行的人以在一定场所服劳役的方式偿还,使法律的严肃性得以体现,使国家与当事人的合法财产免受损失。

(作者单位:江西鄱阳法院)。

4.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财产刑若干问题的规定的适用财产刑的若干问题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财产刑若干问题的规定

(2000年11月15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139次会议通过)

法释〔2000〕45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公告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财产刑若干问题的规定》已于2000年11月15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139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0年12月19日起施行。

二○○○年十二月十三日

为正确理解和执行刑法有关财产刑的规定,现就适用财产刑的若干问题规定如下:

第一条 刑法规定“并处”没收财产或者罚金的犯罪,人民法院在对犯罪分子判处主刑的同时,必须依法判处相应的财产刑;刑法规定“可以并处”没收财产或者罚金的犯罪,人民法院应当根据案件具体情况及犯罪分子的财产状况,决定是否适用财产刑。

第二条 人民法院应当根据犯罪情节,如违法所得数额、造成损失的大小等,并综合考虑犯罪分子缴纳罚金的能力,依法判处罚金。刑法没有明确规定罚金数额标准的,罚金的最低数额不能少于一千元。

对未成年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判处罚金,但罚金的最低数额不能少于五百元。

第三条 依法对犯罪分子所犯数罪分别判处罚金的,应当实行并罚,将所判处的罚金数额相加,执行总和数额。

一人犯数罪依法同时并处罚金和没收财产的,应当合并执行;但并处没收全部财产的,只执行没收财产刑。

第四条 犯罪情节较轻,适用单处罚金不致再危害社会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依法单处罚金:

(一)偶犯或者初犯;

(二)自首或者有立功表现的;

(三)犯罪时不满十八周岁的;

(四)犯罪预备、中止或者未遂的;

(五)被胁迫参加犯罪的;

(六)全部退赃并有悔罪表现的;

(七)其他可以依法单处罚金的情形。

第五条 刑法第五十三条规定的“判决指定的期限”应当在判决书中予以确定;“判决指定的期限”应为从判决发生法律效力第二日起最长不超过三个月。

第六条 刑法第五十三条规定的“由于遭遇不能抗拒的灾祸缴纳确实有困难的”,主要是指因遭受火灾、水灾、地震等灾祸而丧失财产;罪犯因重病、伤残等而丧失劳动能力,或者需要罪犯抚养的近亲属患有重病,需支付巨额医药费等,确实没有财产可供执行的情形。

具有刑法第五十三条规定“可以酌情减少或者免除”事由的,由罪犯本人、亲属或者犯罪单位向负责执行的人民法院提出书面申请,并提供相应的证明材料。人民法院审查以后,根据实际情况,裁定减少或者免除应当缴纳的罚金数额。

第七条 刑法第六十条规定的“没收财产以前犯罪分子所负的正当债务”,是指犯罪分子在判决生效前所负他人的合法债务。

第八条 罚金刑的数额应当以人民币为计算单位。

第九条 人民法院认为依法应当判处被告人财产刑的,可以在案件审理过程中,决定扣押或者冻结被告人的财产。

第十条 财产刑由第一审人民法院执行。

犯罪分子的财产在异地的,第一审人民法院可以委托财产所在地人民法院代为执行。

第十一条 自判决指定的期限届满第二日起,人民法院对于没有法定减免事由不缴纳罚金的,应当强制其缴纳。

对于隐藏、转移、变卖、损毁已被扣押、冻结财产情节严重的,依照刑法第三百一十四条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5.刑事案件执行的依据有哪些,刑事判决如何执行

一、追缴犯罪分子违法所得或责令犯罪分子退赔不是一种刑罚 犯罪分子违法所得的财物本来就不属于犯罪分子,对其进行追缴或责令退赔并不是对犯罪分子的惩罚,更不是一种刑事惩罚。

而且刑法所规定的刑罚种类也只有五种主刑和三种附加刑(另外对犯罪的外国人可以适用驱逐出境),而追缴违法所得和责令退赔不是其中的一种。因此,将追缴犯罪分子违法所得或责令犯罪分子退赔作为刑事判决的内容,本身就没有法律依据。

二、追缴犯罪分子违法所得或责令犯罪分子退赔无需当事人申请而启动,也不具有民事强制性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和相关的司法解释、规定,追缴犯罪分子违法所得或责令犯罪分子退赔是公安机关、检察院、法院依职权所为的一种行为,是司法机关处理犯罪分子违法所得的一种措施,无需当事人申请而启动。 那么,追缴犯罪分子违法所得或责令犯罪分子退赔是不是具有民事上的强制性呢?笔者认为没有,其理由如下:(1)刑法第六十四条明确规定:“犯罪分子违法所得的一切财物,应当予以追缴或者责令退赔……”这里的“退赔”是指返还赃款赃物的意思,所针对的仅仅是犯罪分子违法所得的财物,不包括合法财物。

而民事上的“赔”是指用自己所拥有的合法财产履行债务。(2)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范围问题的规定》第五条第二款规定:“经过追缴或者退赔仍不能弥补损失,被害人向人民法院民事审判庭另行提起民事诉讼的,人民法院可以受理。”

从这一规定可以看出,如果经过追缴或退赔后仍不能弥补损失,司法机关不能依职权追缴犯罪分子的合法财产发给被害人作为赔偿,被害人也不能申请司法机关强行追缴或者根据退赔责令强制执行犯罪分子的合法财产。这种情况下,被害人如果想弥补损失,必须通过而且能够通过民事诉讼的途径获得救济。

由此可见,责令退赔不具有民事上的强制性。 三、司法机关依职权追缴或强制执行退赔所针对的是司法机关在侦查、审理阶段已经掌控的犯罪分子违法所得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四条至一百一十八条和第一百九十八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二百八十八条至二百九十五条、《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第一百八十六条至一百九十八条、《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二百一十九条至二百二十三条和第二百三十一条规定,法院、检察院和公安机关都有权追缴犯罪分子的违法所得,并将被害人的合法财产及时发还给被害人。

但是,这些司法机关的追缴、发还行为都是针对司法机关已经掌控的犯罪分子违法所得。如公安和检察机关针对的是没有随案移送的、经法院生效判决确认的、在侦查阶段扣押或冻结的犯罪分子违法所得,法院针对的是经生效判决确认的在侦查阶段和审理阶段扣押、冻结的犯罪分子违法所得。

刑事诉讼法和法院、检察院、公安机关就贯彻刑事诉讼法分别所作的解释、规定对在案件的侦查、审理阶段司法机关没有掌控的犯罪分子的违法所得由谁来追缴、如何追缴以及由谁来强制执行退赔、如何强制执行退赔没有作出任何规定,即法律没有为任何一个司法机关设定在刑事案件审结后,仍然有对在该案审结前一直没有被发现和掌控的犯罪分子违法所得进行追缴或强制执行退赔的权利和义务(新发现的余罪除外)。因此,笔者认为刑法第六十四条所规定的司法机关依职权追缴或强制执行退赔的范围仅仅限于司法机关在案件的侦查、审理阶段已经掌控的犯罪分子违法所得。

6.刑事判决没收财产执行裁定怎么写

(一)执行机关

罚金、没收财产刑可以附加适用,也可以独立适用。根据刑事诉讼法第219、220条的规定,罚金和没收财产刑的执行机关都是人民法院。执行没收财产刑时,可以会同公安机关执行。

(二)执行程序

1.关于罚金的执行。罚金在判决规定的期限内一次或者分期缴纳。期满无故不缴纳的,人民法院应当强制缴纳。经强制缴纳仍不能全部缴纳的,人民法院在任何时候,包括在判处的主刑执行完毕后,发现被执行人有可以执行的财产的,应当追缴。

如果由于遭遇不能抗拒的灾祸缴纳罚金确实有困难的,犯罪分子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减少或者免除。人民法院查证属实后,可以裁定对原判决确定的罚金数额予以减少或者免除。

行政机关对被告人就同一事实已经处以罚款的,人民法院判处罚金时应当予以折抵。

2.关于财产刑的执行。没收财产是没收犯罪分子个人所有财产的一部或者全部。没收全部财产的,应当对犯罪分子个人及其扶养的家属保留必需的生活费用。没收财产以前犯罪分子所负的正当债务,需要以没收的财产偿还的,经债权人请求,应当偿还。

对判处财产刑的犯罪分子,在本地无财产可供执行的,原判人民法院可以委托其财产所在地人民法院代为执行。代为执行的人民法院执行后或者无法执行的,应当将有关情况及时通知委托的人民法院。代为执行的人民法院可以将执行财产刑的财产直接上缴国库;需要退赔的财产,应当由执行的人民法院移交委托人民法院依法退赔。

刑事案件是指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被控涉嫌侵犯了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国家为了追究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的刑事责任而进行立案侦察、审判并给予刑事制裁(如罚金、有期徒刑、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等)的案件。基本特点:

(一)外在表现为直接侵害形态;

(二)多数案件存在明显的犯罪现场;

(三)案件因果联系复杂多样;

(四)案件形成具有阶段性与突发性。

民事案件一般遵循不告不理的原则,即当事人不主动向国家司法机关请求,国家司法机关一般不介入干预当事人之间的纠纷。而刑事案件一般都有国家刑事司法机关主动介入,受害人或者群众报案、举报后,公安、检察机关即会介入侦查。然后由检察院代表国家对被告人提起公诉,由法院作为法律的裁判者进行公正的审判从而达到制裁犯罪人和保护人民的刑法目的。

7.法律对于罚金及没收财产判决的执行有哪些相关规定

罚金及没收财产判决的执行发生法律效力的刑事判决、裁定和调解书中涉及财产内容需要执行的,由原审人民法院执行。

(一)罚金的执行。 罚金由人民法院执行,可以限期一次缴纳或分期缴纳。

期满无故不缴纳的,人民法院应当强制缴纳。在执行罚金刑时,人民法院可以采取冻结并提取存款、通知有关单位扣发工资、变卖被罚金人财产等强制方法。

经强制缴纳仍不能全部缴纳的,人民法院在任何时候,包括在判处的主刑执行完毕后,发现被执行人有可以执行的财产的,应当追缴。 如果由于遭遇不能抗拒的灾祸缴纳罚金确实有困难的,犯罪分子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减少或者免除。

人民法院查证属实后,可以裁定对原判决确定的罚金数额予以减少或者免除。 行政机关对被告人就同一事实已经处以罚款的,人民法院判处罚金时应当予以折抵。

(二)没收财产。 没收财产的判决,无论附加适用或独立适用,都由人民法院执行,在必要的时候,可以会同公安机关执行。

人民法院在执行没收财产裁判时,应严格按照裁判确定的内容执行,应严格区分罪犯的财产和其家庭成员的财产。 在执行没收财产裁判时,如发现罪犯有非法侵吞他人的财产,经原主申请,退还原主;如果发现罪犯在判决生效前负有正当债务的,经债权人请求,需要从没收的财产偿还的,人民法院应当裁定在没收财产的范围内偿还;如果发现犯罪需用没收的财产执行附带民事诉讼裁判以赔偿被害人经济损失的,应允许其先支付或扣除赔偿金后,再予以没收。

(三)异地执行财产。 对判处财产刑的犯罪分子或者附带民事诉讼的判决、裁定有执行财产内容的被告人,在本地无财产可供执行的,原判人民法院可以委托其财产所在地人民法院代为执行。

代为执行的人民法院执行后或者无法执行的,应当将有关情况及时通知委托的人民法院。 代为执行的人民法院可以将执行财产刑的财产直接上缴国库;需要退赔的财产,应当由执行的人民法院移交委托人民法院依法退赔。

延伸阅读
  • 银行拒不配合执行被罚百万

    1月23日,陕西某银行因拒不协助法院冻结、扣划存款被陕西省安康铁路运输法院(以下简称安铁法院)开出百万罚单,银行负责人因阻碍法院工作人员执行公务,被法院依法拘留15日罚款10万元。图片来源:安康铁路运

  • 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关于执行夫妻个人债务及共同债务案件法律适用

    发布部门: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发布文号:沪高法执[2005]9号为进一步规范夫妻个人债务及共同债务的执行程序,统一法律适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

  • 商铺租赁纠纷典型案例(二)打到最高法院的租赁纠纷

    赵先生经营某家居品牌,承租了苏州某大开发商开发的湖东某商业广场中的店铺,租期十年。当时因地理位置较偏,开发商给予了一年免租金的优惠政策,其后的九年租期的租金也相当优惠。就在刘先生装修好准备进场营业之时

您身边的法律专家 快速匹配专业律师,
一对一解决您的法律问题,
已提供49958次咨询
0/500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