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关查出货物知识产权侵权应如何处理知识产权

李律师 2021-12-13 13:50

货物进口,要确保所进口的货物在国内没有侵犯他人知识产权;货物出口,不仅要确保自己货物在国内没有侵权,更要确认货物在最终到达国没有侵犯该国知识产权。一旦有侵权嫌疑,被海关拦截甚至查封,损失是相当严重的,抛开刑事处罚不说,该批货物要被没收,还可能被处于一定数量罚款,更要面临权利人一轮轮的侵权损害赔偿诉讼。即使经过各种论证最终确定没有侵权,也是久经折腾,再好的生意也黄了。所以,从事进出口贸易的企业,要特别注意该批货物的知识产权权属状况。

海关启动查封扣留程序有两种途径:

第一种途径是所谓的“被动”程序,即依权利人申请扣留侵权货物;第二种途径是“主动”程序,海关依职权主动发现侵权货物并通知权利人申请。对于第一种依申请扣留,是指知识产权权利人发现该批侵权货物即将进出口的,带着足够的侵权证据并提供担保,请求海关扣留侵权货物。

该种途径比较苛刻,要求:

(1)表明自己享有知识产权的相关文件和证明;

(2)侵权货物收发货人、货物名称规格、进出境时间和航班航次等信息;

(3)等额担保。

对于第二种依职权主动发现并通知权利人程序,是指海关在实施货物监管过程中,发现货物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该知识产权必须首先在海关备案),主动通知权利人,再由权利人决定是否申请扣留。该种途径启动必须有一个前提,就是知识产权已经在海关备案,没有备案的知识产权,海关不会关注。

该种途径启动的一般条件是:

(1)知识产权海关备案;

(2)海关在货物监管和查验过称中发现侵权货物,并通知权利人,征求权利人是否申请扣押;

(3)权利人提供不超过10万元的担保。

理论上说,两种途径都可以启动海关扣留程序,但两种程序区别很大。首先,从线索发现或者实践看,进出口环节知识产权侵权案件,有九成以上是由第二种途径即“依职权主动发现”途径启动的。原因也简单,海关有货物监管权和查验权,可以很便利的掌握侵权信息,并且,海关有着一整套风险监控体系,很容易就发现侵权货物。如果没有海关的主动查验,单靠权利人自身打探侵权信息,无异于大海捞针。其次,担保金额不一样。依申请模式,权利人需要提供等额担保;以职权主动发现模式,仅仅需要提供不超过10万的担保金即可。等额担保是很苛刻的,一船货物少则几十万,一般都上百万,这也就意味着,如果权利人想申请扣留该批货物,必须提供等额担保金,否则海关不予受理。再次,海关处理侵权货物的程序完全不同。依申请扣押模式,海关只有暂扣20日不让通关的权限,并无调查处理权,20日过后,如果没有法院下发暂扣令(需要权利人向法院起诉并申请法院扣押,此时的扣押,实质上是当事人申请法院的扣押,海关仅仅是协助法院而已,原则上权利人要按照诉讼程序另行提供担保),海关只能放行货物。依职权发现模式,海关扣押后30日内进行调查并做出是否侵权的认定,即使做出模棱两可的“不能认定是否侵权”,还可以依权利人申请再行扣押不超过20日,以等待法院的暂扣令第一,如果将两种程序进行比较,依职权主动发现模式肯定是远远优于依申请模式,因为后者发现侵权线索机率非常低、启动程序非常苛刻、担保金额非常大、后续法院程序非常繁琐,所以实践中,该种模式启动海关扣押程序的案件非常少,每年不到1%。第二,如果以更加严格的眼光审视这两种模式,该两种模式都是极其不负责任、极其没有效率的制度。首先,从程序启动来看,海关显得“不务正业”。海关作为国家权力机关之一,是监管机关,不是裁判机构,有主动积极的权力也有主动积极的义务制止知识产权侵权。但是从上述两种启动模式来看,即使权利人举报侵权或者自己发现有侵权信息,最终还得要权利人提出申请,如果权利人不申请,最终海关“只能放行”,这种状况与国家权力及职能基本配置相矛盾。其次,从错误扣押民事赔偿角度看,海关显得“不担责任”。两种启动程序,都需要权利人提供担保,即使扣押错误,一切损失和责任均由权利人承担,与海关一点关系都没有!在整个扣押程序中,海关仅仅是充当了一个发现、通知、出租国家权力并收取租金一个中介者。我们都知道,无须承担责任的行为是很恐怖的,也是非常没有积极性的,海关当局也没有动力主动研究风险预警体系与方法。

延伸阅读
  • 知识产权与债权的关系是什么

    知识产权与债权的关系是什么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知识产权和债权的关系是两者都是属于民事权利,但两者有明确的区别,最基本的区别是两者产生的原因不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第一百一十八条?民事主体依

  • 软件、电影、游戏都“免费” 俄罗斯称盗版不再违法

    知识产权保护是个大事,特别是软件、游戏、影视等公司很在意盗版问题,现在俄罗斯方面呼吁盗版不再违法,欧美公司的这些产品都可以免费下载、观看。去年很多欧美公司都退出了俄罗斯市场,虽然有些公司低调地重新提供

  • 知识产权中的善意侵权是什么意思?

    善意侵权,即指生产经营目的使用、许诺销售或者销售不知道是未经专利权人许可而制造并售出的专利侵权产品,能证明该产品合法来源的,不承担赔偿责任。在不知情的状态下销售或者使用了侵犯他人专利权的产品的行为,可

您身边的法律专家 快速匹配专业律师,
一对一解决您的法律问题,
已提供49958次咨询
0/500 发送